阆中打造三大核心景区 树国家河流湿地公园典范
阆中打造三大核心景区
日前,国家林业局公布了2015年通过验收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名单,其中阆中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验收,成为2015年四川省唯一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并正式更名为“四川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构溪河升格“国字号”后,政府部门将如何打造好这块“金字招牌”?1月18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提出六大建设原则
构溪河湿地美丽迷人,魅力独具,与新区、古城相依相连,是上天赐予阆中的得天独厚的宝贵自然资源。如今,国家专家组通过了对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的验收评定,阆中再获“国”字号招牌。
“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重视湿地资源保护的机遇,围绕阆中市委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环境保护,让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为继阆中古城、天宫院风水文化景区之后的阆中第三大核心旅游景区,与古城齐名,以山水闻名。”阆中市林业局湿地办负责人王勇介绍,为此,阆中市政府出台了《四川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建设方案》,从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工作举措等方面对打造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提出了明确要求。
《方案》提出坚持保护优先原则,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稳定性、保护栖息地及湿地生物多样性;坚持科学修复原则,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坚持合理利用原则,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矿物资源及景观资源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适度开发利用,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公众参与原则,鼓励湿地公园所有相关者参与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对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进行监督和建议;坚持协调建设原则,与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建设相协调,同时规划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与规范的规定。力争到2020年,将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国家河流湿地公园的典范;建成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共赢的湿地公园典范;建成休闲度假生态旅游胜地;建成科普宣传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打造三大核心景区
为了实现目标,阆中市委、市政府调整充实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委员会的力量,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主任,林业、环保、水务、规划、住建、湿地公园管理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公园保护、建设、管理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工作,把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纳入全市重要工作,严格目标考核,强化责任落实。同时,以建设国家河流湿地公园典范为突破口,积极争取国、省专项资金投入;整合项目资金,加强本级财政持续稳定投入;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科学高效推进公园建设。
据了解,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将打造妙高、河西、柳湾三大核心景区。目前,正在精心建设妙高游客中心,争取早日完成主体及绿化、停车场、护坡等附属工程,对游客开放;还将重点改造提升河溪游客中心,按照经市规划办审查后报市委、市政府批准的《河溪游客中心改造设计方案》,提升游客中心、宣教中心档次,配置景观,增建亭台、小道,完善接待服务功能;高规格开展柳湾景点建设,规划建设露营地、野炊点、休闲步道、骑游道、钓鱼台等游乐设施,打造湿地休闲亮点。
同时,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努力提升公园文化宣教水平。进一步完善公园标识系统,增加标识标牌数量,设计更具科学性、趣味性、适用性,达到“三三三”的目标(即3秒钟产生兴趣,30秒钟看懂,3分钟了解周边环境并产生旅游欲望);拓展科普宣教形式,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短信等媒介手段,在公园范围、古城街巷、高速公路、重要路口广泛宣传,注重湿地科普教育,防止枯燥呆板;丰富科普宣教内涵。大力宣传湿地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洪化淤、蓄水发电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力求宣教科学严谨、图文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