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校名 源自一首写南京皇家园林的诗
谢混是东晋末年谢氏家族的杰出人物,不仅贵为当朝驸马,学界甚至认为他“首倡山水诗”后,其侄谢灵运才为山水诗真正奠基。《游西池》是谢混的山水诗作品之一,据考证其中的“西池”是东晋皇家园林一个景点,该园林大概位置在今天南京北京东路北侧的“北极阁——九华山”一线。《游西池》中描写南京山水美景的诗句“水木湛清华”,成为清华大学校名的由来。
【名篇佳句】
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
无为牵所思,南荣戒其多。
——《游西池》东晋·谢混
【渊源典故】
清华大学的校名取自“清华园”,而“清华园”的名字则是来自谢混的这句“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鲜为人知的是,这首《游西池》诗是在南京诞生的,诗中所描写的西池,也称西苑,在覆舟山(今天南京九华山)的南面,是东吴太子孙登的园林,也称太子湖。晋明帝为太子时重修西池,在里面训养武士。而如今时过境迁,西池早已湮灭在历史的烟尘中,可这首精妙绝伦的诗句却至今令许多人对西池念念不忘。
南京九华山在历史上有过很多个名字,因临湖一侧陡峻如削,像一只倾覆的行船,因此在很长的时间内,覆舟山这个名字都深入人心。古代风水学上,山如覆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刘宋时期,改名为玄武山,陈宣帝时,又称龙舟山。不过因为后两个名字没有被广大人民所接受,于是在陈亡之后,很快又改回成覆舟山。刘宋时期,这里曾是皇家园林“乐游苑”的所在,皇室不仅在此消暑纳凉,也在此种植中草药。
《游西池》是谢混的名篇,诗中对于西池风光的描写,美得不可方物,为浸淫已久的两晋诗风,带来了一股清流。西晋的绮靡与东晋的玄言,左一个为了彰显贵族的享乐之风,右一个利用形而上学的观点为了体现自己的哲思。让这个社会太久地处在空虚怪谈与纸醉金迷之中。《游西池》是东晋玄言诗到山水诗之间的重要转折之作。表面写的是西池的绝妙山水,实际抒发的是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感叹。谢混本人也是东晋末年,诗风变革的关键人物。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中称“叔源大变太元之气。”他的鼓励和赞美,对于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覆舟山虽小,战乱年代却也是不可缺少的屏障。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这里发生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战役。一次发生在公元328年。历阳内史苏峻以讨中书令庾亮为名,攻入都城,后掌握东晋政权,史称苏峻之乱。第二次是“伪楚之乱”。荆州刺史桓玄篡晋,国号为楚,公元404年春,彭城内史刘裕等人率军讨伐桓玄,结果是东晋政权落入刘裕手中。两次战役的结果,都是政权旁落。而有着“江左第一才子”美誉的谢混也因与刘毅太过亲密而被诛杀。刘裕鉴于东晋门阀政治、皇权衰微的教训,采取抑制大族势力、加强集权的政策,一个个曾经耀眼的家族都逐渐消失了。
【今日探访】
站在今天的玄武湖中,透过湖上氤氲的水汽和消散不去的雾霭,隐隐可以看见不远处山上的佛塔,阳光打在塔尖儿上,又消散在迷雾中。如今的九华山,就这么安静地伫立在明城墙边儿上,绵延不过三里,沿着玄武湖旁,从解放门走到太平门,从头到尾都看不见它的存在。
山顶有塔,山中有寺,山下有城,山北有湖。昔日的“乐游苑”成了如今的九华山公园。进了南门,拾级而上,五个金晃晃的大字引入眼帘。“千古一完人”这是梁启超对玄奘法师的称赞。此时此刻,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被很好地供奉在山顶的三藏塔中。三藏塔是仿西安大雁塔式样,为5级4面砖塔,南面门楣上刻有“玄奘塔”三字,底层须弥座上刻有“玄奘法师灵骨”六字。绕着三藏塔一周,向北是玄武湖,向南就是市井人间。
新中国成立之前,九华山也是一片凋零。“楼台荒废难留客,林木飘零不禁樵。”政府不断地进行休整。文革时期又遭到破坏,80年代之后再次进行休整。如今的九华山,更新了山林植被,遍植梅花2000多株,此外也依旧种了牡丹、芍药、玉簪、桃叶珊瑚等将近百种药用植物。但是东晋时代的很多遗迹,随着王谢的消失,共同隐匿于时光的洪流中。
昔日覆舟山的盛景早已隐去,已经存在了1600多年的玄奘寺,在不断的战火之后屡建屡毁,如今的香火也不过一般而已。古境早已无存,无论是东吴的风貌,还是晋代时修复过后的样子,我们都无处寻觅。现在我们只能根据谢混的诗句想象当年意境。诗中西池和风吹拂,水木清华,鸟虫鸣唱,云白霞飞。一片清新,一片幽丽。值得庆幸的是,虽然过去成了历史,时过境迁,但流传至今的诗文还是让千年后的我们领略了“西池”的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