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绿化分车被写进规划 建沿三环环城绿带
今后,福州将通过交通生态化改造、降低热岛效应、建设城市通风廊道等方式,打造宜居福州。记者昨日获悉,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公布了《生态福州总体规划》。此次规划范围为中心城区,面积约1447平方公里,其中本报持续关注呼吁的绿化分车带设置也被写进规划,将借助交通生态化改造的方式进行推广。
榕将构建“两环两廊五楔”生态格局
规划提出,福州将构筑“两环两廊五楔网状系统”生态格局。
两环:即由莲花山、鼓山、旗山和五虎山形成的外围山体屏障和环城绿带,环城绿带指沿三环和闽江、乌龙江的环城绿带,发挥生态保育、景观风貌、城市安全、慢行系统和生物保护等六大功能。其中,莲花山位于福州城北部。
两廊:即两江廊道,通过构建闽江、乌龙江两条生态景观廊道,将城市最主要的线性要素融入城中。
五楔:即五大山水绿楔,通过外围莲花山、鼓山、旗山、五虎山四大山系构建五大山水绿楔,包括莲花山—金牛山绿楔、鼓山—金鸡山绿楔、鼓山—闽江绿楔、五虎山—高盖山绿楔和旗山—乌龙江绿楔。
沿三环环城绿带,将形成21个湖面水库
近年来,本报持续关注榕城绿化分车带建设,并呼吁在有条件的道路推广,以提升城市的绿化品位。这一点也被写进了规划,提出进行交通生态化提升。规划还给出了多种绿化分车带的形式,包括了机动车绿化分隔带、非机动车绿化分隔带、人行道绿化分隔带等,为今后的改造、建设提供参考。同时要求提升公交运行能力,倡导多层级公交线网,形成BRT公交网络。
在环城湖面水库方面,规划在梳理现在15个湖面、水库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增加城市水域面积率,增加城市滞蓄能力,通过整合、提升、新建、扩建等各种手段,最终沿三环环城绿带形成21个湖面水库,总面积约76平方公里,占环城绿带面积的30%。这样,既延续凸显了福州“山、水、城”的传统自然格局,又增加城市防洪防涝功能,达到人文、景观建设与自然安全体系的共赢。
四项治理策略,缓解热岛效应
榕城夏季,常常酷热难耐,热岛效应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针对福州市热岛现状,规划提出四项治理策略:
一、提倡低冲击开发,减少不透水表面,优化绿地系统结构,因地制宜增设水面;
二、分区分类治理,重点治理地温高且占地比例高的地类;
三、选择多中心用地混合的城市发展模式,疏解老城区人口;
四、在城市色彩规划中,纳入对热岛效应的考虑。
同时,为改善福州市风环境,按照通风廊道、降温节点、通风口的建设模式,将福州市规划为“一轴十廊、一门多点”的通风格局。一轴指闽江、乌龙江及沿江两岸100m范围;十廊指白马河、晋安河、磨洋河、磨溪、浦上河、阳岐河、白湖亭河、溪源河、大樟溪和清潭溪,十条河中心线两侧50m范围。一门即闽江通风口,多点指市区内较大规模的降温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