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荣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1月29日,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2015年国家园林城市名单,其中,首次命名了一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徐州、苏州、昆山、寿光、珠海、南宁、宝鸡7个城市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徐州市排名第一。
多年来艰苦卓绝的努力,换来生态文明建设的辉煌成果。徐州市围绕山和水,通过实施显山露水、退渔还湖、去港还湖、扩湖增水、采煤塌陷地修复、宕口治理、荒山绿化等典型项目,对徐州的山水资源持续进行生态治理和修复,做足山水文章。
2003年起,对云龙山、西珠山等围山建筑实施整体拆迁,实施退建显山工程;对东珠山、龟山、九里山等市区长期采石形成的露采矿山废弃地42处宕口完成生态修复,生态恢复率达到90%以上。其中“东珠山宕口遗址公园”被国土资源部誉为国内城市废弃矿山治理的典范。
从2004年起,对云龙湖小南湖实施退渔还湖工程,成为云龙湖重要组成部分;对金龙湖、大龙湖、玉潭湖等实施扩湖增水,并建成公园绿地;对九龙湖、劳武港等昔日煤港黑风口进行园林景观改造,建成了今日公园宜居地。
从2007年起,实施了“二次进军荒山”行动计划,全市累计完成荒山造林10.3万亩,栽植各类乡土苗木1000余万株,为400余座宜林荒山披上了绿装,实现了全市荒山绿化全覆盖,在全国开创了石灰岩山地造林的成功范例。
从2008年起,对九里湖、潘安湖、南湖等市区6432公顷采煤塌陷地实施生态修复,建成湿地公园,生态恢复率82.44%,走出了一条煤矿塌陷地治理的有效路径,九里湖湿地公园获得了2010年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2010年,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主要措施,列为徐州市“十二五”规划完成主要目标之一,大力实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更靓、路更畅”五大行动计划,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面貌、功能、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和提高。
我市连续4年实施了100项重点园林绿化项目。其中,2010年实施了彭祖园敞园改造、云龙山生态修复等13个项目;2011年建设了奎山公园、三环南路、潘安湖湿地公园等15个项目;2012年实施了云龙湖珠山景区、云龙山敞园改造、植物园建设、28条林荫路提升等27个项目;2013年实施了奥体公园、劳武港防灾公园、16块街头绿地、81条道路进行林荫路提升和道路绿化普及等45个项目。
进一步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城市绿化标准、总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尤其是重点投资新(改扩)建了一批开放型公园、广场等精品工程,如云龙公园、东坡运动广场、云龙湖景区等,城市各类公园数量达到177个,5000平方米以上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90.8%。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成为徐州市靓丽的城市名片,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游憩好去处,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目前,徐州市区已经实现了公园全免费开放,真正做到了还绿于民。在近几年的国家统计局徐州城调队为民办实事市民满意度调查中名列前茅。
我市在公园绿地建设方面,注重城市建设、园林绿色与文物保护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并加以提炼、外延,以植物、雕塑、景墙、小品等多种形式,叙述历史,启迪后人,增加城市文化内涵。如,以王陵母墓和燕子楼为文化主题的云龙公园、彰显彭祖文化的彭祖园、以运动为主题的东坡运动广场、突出劝学励志主题的奎山公园、以佛教文化为核心的云龙山景区、以丰县籍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仙路历程为主题的珠山道教文化景区、以展示金石文化的彭城金石园等。
徐州园林始终牢固树立“精心、精细、精致、精品”的精品园林建设理念,全面改善和提高了城市公园的功能性、景观性、文化性,构建了功能完善、分布均衡、便民利民、管护精细,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城市公园体系,形成了“一城青山半城湖”、“自然山水大气恢弘,园林绿化精致婉约;兼南秀北雄,显楚韵汉风”特色城市风貌。
近年来,相继有彭祖园、百果园、云龙湖珠山景观绿化工程等20多个项目分别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绿化工程金奖”、“江苏省高品质城市空间”和“江苏省优秀园林绿化工程奖”;双拥广场的“双拥”雕塑获得“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
据悉,首批命名的7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截至2014年底),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燃气普及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为41.25%、45.98%、93.27%、99.30%、99.33%和16.16平方米,分别比全国平均值高出5、5.8、3.1、7.5、4.8个百分点和3.08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