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最早的园林——杏花村
提起杏花村,长春市民马上会想到市体育馆北侧那个怡人的小花园,但百年前长春的杏花村却在今御花园附近,景色秀美,布局雅致,成为当时的名胜。
杏花村大约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长春市档案馆馆藏《长春县志》记载,杏花村位于长春城西约五华里的黄瓜沟两岸,“原为村民刘殿臣之私产,其中遍植樱桃、李、杏等树,而杏最多,故名曰杏花村焉。”10年的经营,杏花村已具相当规模,每到季节,成片的杏花开得绚丽灿烂,荷叶连连,杨柳依依,蛙鸣阵阵,成为长春最早的园林。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俄国以保护侨民与铁路建设为名,派遣大批俄军进入东北,长期占据中东路沿线各地,杏花村也被俄军占用。俄军在杏花村砍树、拴马,“榆、柳、樱、杏,半斧作薪,水泉枯竭,莲藕枯败。”刘殿臣也濒临破产,无力修复家园,只好任其荒废。光绪二十八年,长春府知府,湖北江夏人王昌炽偶然来到残败的杏花村,感觉很可惜,“乃捐廉俸购归官有”,并雇用原主人按原貌恢复和重建杏花村。重新补栽种植榆、柳、樱桃、杏等树木,为干涸的水塘注满清亮亮的溪水。复种的菱角、莲藕与岸边的杨柳相映成趣。水池南面,筑一茅亭,古朴雅致,以备游人休憩。为了当地的官吏和百姓闲暇时游玩,王昌炽还在黄瓜沟北岸盖了座房子。《长春县志》中一说“建瓦舍三楹”,另一说“构茅舍三楹”,并为小房挂上“课农山庄”的匾额和一副对联。上联为“倚云枝艳映日花娇于此间游目骋怀得少佳趣”,下联为“新月镰腰斜阳笠影看遍地男耕妇馌求通民情”。于是杏花村中的景物又恢复了往日绚烂绮丽的景色,“每值杏花时节,灿烂枝头,洵不愧名矣”。每逢春季,微风浮动,满园杏花飘香。人们漫步在林间小径,闲坐在塘边小憩,时有杏花落入怀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杏花村成为长春早期的风景名胜。
重建杏花村之后的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农历五月,由王昌炽的幕僚秋元朗撰写了《杏花村记》,由另一幕僚史菡书丹,立了一座石碑,名“杏花村碑”。碑座长0.85米,碑高1.67米,宽0.52米,厚0.18米。碑石是用灰绿色砂岩凿成的。碑文详细记录了杏花村兴建之初到俄人入侵、王昌炽重修的过程。
1932年3月9日,爱新觉罗·溥仪来到长春。从1932年3月起,按照日本人的长春城市规划,把当时的杏花村划在“执政府用地”之内。1934年3月1日,溥仪还在这里举行了“告天礼”,当上了伪满洲国“皇帝”,杏花村也就成了“宫廷营造用地”,即“皇宫”建筑用地了。杏花村的最北部成为溥仪的宫廷花园,即御花园。1938年9月10日,伪满洲国新皇宫正式开工。到了1943年,由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败退,新皇宫和御花园工程也就随之停工了。
新中国成立后,这处被百姓称为御花园的地块一直荒废着,没有开发过。2007年春天,这块地开始全面改造,现在又被重新命名为“御花园”。2008年7月22日,御花园地面上的8栋军区家属楼和八一医院以及其他单位已经全部迁走,改造工程全面启动。经改造后的御花园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御花园为开放式公园,总占地面积约为16.4公顷,其中绿地面积14.05公顷。设计者运用中国古典园林自然式的造园手法,营造高低错落、曲折回环的人工山体和水体。公园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最大程度保留现有植物。以黑松为基调,乔木及灌木组合种植。景观风格体现“静”、“雅”、“幽”的园林艺术特色,营造适宜安静休息、品茗下棋、散步游赏的园林环境。公园北部的山体和坡地栽植了大片杏树。春季漫山遍地的杏花盛放,犹如粉红的云海,传承了历史上的杏花村景观,为市民提供了一处景色优美、意境幽远的游览、观赏、休息和活动的空间。
岁月流转,那些往事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但那些建筑、景物静静地矗立在城市一隅,见证着这座城市百年的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