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草原生态 >

文物保护一定要挖掘其可传承的价值

时间:2023-01-23 18:36:09 | 来源:中国园林网

文物保护一定要挖掘其可传承的价值

近日有消息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咸阳兴平市一座距今1389年的古塔被当仓库使用,在原本40米的保护范围内,不仅有堆满杂物、烟花爆竹的古塔,还有部分由来已久的民房和新建房屋。经媒体曝光,相关领导又被揪出来承认错误,说要加强文物保护管理。

笔者个人觉得,在全国这么多的类似事件中,文物本身、周边居民、相关负责人三方其实都是受害对象,因为:

一、据美国圣塔菲研究所生态学家詹妮弗·杜恩教授及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显示阿拉斯加原住民几千年来的生产方式能够很好地适应生态环境,并使生态系统得到可持续发展,可见传统文物也有其现代价值,只是对其没有充分认识或是没有充分挖掘并加以利用;

二、7日有网友爆料说“杭州苏堤因做亮灯工程,而对部分路段靠大湖一侧,用水泥取代了原来的草地,这种做法非常破坏环境”,一般居民对自己生活的地方会有很强的保护欲望,除非他们不知道怎么办或者没有更好的办法;

三、而将相关负责人拉出来“批斗”,在现实例子中,我们能发现被批的文物管理部门也有苦衷——首先是资金问题,包括修缮、防火等日常维护;其次是方案可行性问题,制定的方案太过理想化,并不具备实际操作性,执行一段时间执行不下去了就搁浅了。

问题的关键是“规划”,前期规划得好,后期管理就简单的多。文物保护最关键的是——需要社会,至少是周边居民对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挖掘出与其生活现状匹配的价值,这才是保护文物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省时省力,不需要政府部门花费过多的精力来操办,只需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和定期普及必要的保护常识。

当前,将文物与旅游相结合的做法十分普遍,但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很好的完成,尤其是在后期维护管理方面。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原居民的参与,没有挖掘出将历史价值与原居民发展相连接的内涵。消息指出,陕西省古塔数量极多且分布广泛,部分县城将其开发成旅游景点,做成当地的一张名片。但这次事件的曝光,又向我们证明了什么呢?

如文物未得到充分利用,就不可能将其规划成一个区域的代表符号,没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物损毁消失也只是时间问题。零星的管理、利用,就像游离的魂魄不能凝聚成形,又怎能抵挡地这瞬息万变的世间消磨呢?成片规划和布局,有利于塑造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文环境,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培养一方居民的凝聚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