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谋划南宁的“成长坐标” 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南宁是一座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城市,一座注重建设质量的城市,更是一座有精气神、有温度的城市。我大学4年是在南宁度过的,也就是这4年时间,让我决定扎根南宁,从一名南京人变成一名南宁人。”市民宋女士说。如今的南宁拥有700多万人口,其中有许多像宋女士这样的外来的南宁新市民。他们深深地被南宁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吸引,扎根于此,和大家一起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南宁市民,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提高南宁首位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划南宁的“成长坐标”;坚持有序建设,打造亮丽城市风景线;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向着“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迈步跑。
南湖公园
南湖公园:健康步道引入公园便民又亲民
“游历在这诗画般的山水间,仿佛到了哪个世外桃源。”北方游客陈女士刚来到南宁,就喜欢上了绿城。
南宁也是一个让人感受到幸福的城市,清晨站在南湖边就可以看到各种幸福人群,晨练、跳舞、划船的;别具岭南水乡特色的七孔桥上,人来人往;情侣们牵着手在南湖边散步,低语呢喃……一个城市的幸福与宜居,在于包容、温情、稳定和浪漫,更在于人们身在其中能感受最深的自在、安逸和健康。这些特点正是南宁这座宜居城市的新坐标。
“一个湖,就是一处美景,市民走出家门就进入了公园。”在南宁,有一座南宁人的“大公园”,它就是南湖公园。公园建园至今已有42年,其间公园先后进行了多次局部改造和提升,尤其是南湖公园环湖路改造工程。该项目工程是南宁市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经过施工单位近一个月的施工建设,环湖路彩色透水沥青示范段终于在2016年1月正式对市民开放,这也标志着公园内“高颜值”健康步道诞生。
上述项目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称赞,南宁正继续总结提升,把以人为本、以市民为依归的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细节中。
“夜跑族”期待有更多海绵公园
近年来,夜跑运动盛行,南宁也诞生了很多“夜跑族”,南湖公园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聚集了南宁最庞大的夜跑群体。家住碧湖路的王小姐就是其中一员。她每晚都会沿着南湖跑上几圈,“以前南湖很多地方路烂,人又多,全都挤在一起,跑起来感觉没那么痛快。如今,公园里有了专门的沥青跑步道,很不错”。
今年以来,南宁市开展了多个“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对部分公园、广场、道路、建筑等进行改造,使之具备雨水吸纳、储蓄、利用等水循环作用,既防止内涝,又能有效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可以说,“海绵城市”正在深刻影响市民的生活。接下来,会有更多“海绵公园”“海绵广场”诞生,以改善城市安全和宜居环境。
邕江两岸:“零距离”赏江景不再担心洪水
根据《清代邕州古城图》中的记载,“邕江春泛”曾经是古邕州八景之一。意思是站在邕江边上,可以欣赏春季雨后的江水一波又一波地涌上堤岸,气势磅礴,加上两岸植被茂密,四野炊烟袅袅,美不胜收。
如今的邕江,江水依旧清澈潺潺,江边还有民族风情味十足的“畅游阁”、“邕”字碑、冬泳亭、绿道……沿着3.47公里的“绿道”漫步,原汁原味的古邕文化迎面而来,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花卉把河畔堤岸装点得生机盎然,市民则悠闲地在江边钓鱼、散步。家住西关路的廖大姐每天早上都会在邕江边上的民生广场一个人悠然自得地跳广场舞。“这里的环境好,空气清新,风景优美,还有休闲设施,我最喜欢来这里健身。”廖大姐说,“邕江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民生广场便是堤、路之间的园林休闲场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两种景象:邕江边的市民怡然自得,江北大道上车来车往。你可能不会想到,脚步、车轮下的这条江北大道,也是邕江防洪大堤的一部分。防洪和交通巧妙地结合,让人不得不佩服其设计的巧妙。行车在宽阔平坦的堤路上,堤下是微微泛波的邕江,堤上是绿树园林、景观广场相间的美丽景色。面对此情此景,在堤路上漫步的南宁市民高兴地说:“过去还要在这里扛沙袋抗洪,今天我们却可以漫步江堤欣赏美丽的江景,再也不用担心洪水的袭击了。”
堤园路二期已经具备通车条件
江北、江南两条大道最初叫堤路园,这是根据其巧妙设计而来。在经受了2001年7月的大洪水考验后,邕江大堤暴露出堤防建设标准过低等问题。为此,南宁市建设堤路园工程,以解除洪水之危。
这便是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包括江南大道、江北大道、民生广场、江滨公园等多项基础设施在内,集防洪、交通、旅游、商业为一体的防洪大堤。江北大道,西起石埠老街,向东一直延伸到柳沙半岛,长达20多公里;江南大道由西向东,从沙江一直延伸到白沙村。江北、江南两条大道就像两道城墙,将邕江夹在中间,内侧便是防洪大堤,迫使江水乖乖在河道内运行,不得漫向市区。
堤路园工程建设于2002年至2007年,邕江从此告别了2001年那种用洪水沙袋筑堤防洪的历史,一条用钢筋混凝土紧固的堤坝、道路以及优美园林景观集于一体的长堤巍然屹立在邕江两岸。
如今,站在南宁大桥上往邕江南岸看,一条宽阔的市政道路如同一条蜿蜒的长龙,匍匐在邕江边。这就是南宁市五象新区堤园路(五象大道—外环高速路)。该工程使江南堤路园工程的江南东堤从五象大道延伸至五象新区,延伸总长11.35公里。堤园路工程是完善五象新区道路交通框架的“三横三纵”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南宁市防洪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点位于五象大道,终点至五象新区规划18号路附近。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起于青龙岗,止于柳沙1号回建点,全长约4.5公里。二期计划建设道路4.445公里,让地施工3.7公里,目前已交地并能正常施工路段均已具备通车条件。
五象新区:市民为新区规划布局点赞
市民王先生一直关注五象新区的建设,看到新区发展迅猛,当家里计划换房子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区的楼盘。如今,王先生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非常庆幸,“五象新区的发展日新月异,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把家安在这里,真的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在王先生看来,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新区能够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的理念。
谈到五象新区,不少市民都竖起了大拇指,赞叹新区规划做得好。
在规划方面,五象新区确实做得挺棒。根据国务院批复《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南宁市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开发建设五象新区的发展战略。南宁市与时俱进地修编了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五象新区形成 “一带一轴两心三板块六分区”的空间布局:滨江多功能公共设施服务带,南北向发展轴,核心区中部市级商业商务中心及龙岗商业商务中心,整个新区由北向南划分为生活、产业、旅游3个板块,在沿江的生活板块中设置行政商务、文体健康、生态商务3个分区,在产业板块中设置商贸物流、现代产业两个分区,在那马地区设置生态旅游分区。
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的五象新区空间布局雏形初现,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南宁正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速度推进,全力以赴抓好五象新区建设,把新区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新区建设讲究“以人为本”
“建设五象新区、再造一个新南宁”正从蓝图迈向现实。这座生机勃勃的现代生态宜居新城已初露峥嵘,并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基础设施方面,跨江桥梁开工3座、竣工2座;立交工程建设实现零的突破,竣工3座;三个片区组团路网建成通车,“十二五”期间新区通车道路总里程占新区启动建设以来的84%;3条地铁开工建设。
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十二五”时期开工项目为“十一五”的2倍;污水管网开工项、建成管网、完成投资分别为“十一五”的23倍、28倍、39倍,五象污水处理厂实现通水运行,实现零的突破;公共服务设施开工项目占新区启动以来的84%……
“五象新区在风貌建设上延续了南宁独有的地域特点,既有本土味,又有‘精气神’,已经成为南宁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市民陈先生的一番话,道出了新区风貌建设所散发出的魅力。
2014年2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准五象新区19平方公里范围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目前,新区绿色建筑比例已达93%。
五象新区还是南宁市海绵城市试点的主战场。根据新区海绵城市试点规划确定实施示范项目有240项,2015年新区计划实施的44项均已开工建设,试点的力度和速度都走在全市前列。
作为未来的“新南宁”,新区延续了“绿”的特色,全力推进生态绿地系统建设。目前,五象湖公园、五象新区总部休闲公园建成开放,核心区域一批道路绿化相继成型,邕江南岸综合整治绿化工程有序推进,绿化植物品种进一步丰富,花化、彩化效果明显。同时,全面推进母亲河—邕江南岸综合整治等工程,提升新区“水城秀美、岸绿景美”的沿江风貌,生态宜居城市雏形初现。
推行城市设计、发展新型建造方式、推广街区制、推进“多规合一”、海绵化管廊化建设、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及智慧城市等,将优先在五象新区实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青秀山:“城市绿肺”绿化率达98%
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要实现这一功能,离不开绿化。在南宁市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中,青秀山的项目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青秀山风景区位于南宁市区东南方、邕江北岸,规划面积13.54平方公里,分核心保护区和森林植物园区,其中核心保护区6.43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峰起伏、林木青翠、岩幽壁峭、泉清石奇,年接待游客量超过240万人次,拥有千年苏铁园、兰园、龙象塔、观音禅寺等40多个景点。
无论季节如何变化,青秀山的美一直是南宁市民津津乐道的。时下春天来了,青秀山上的花儿纷纷盛开,将这原本如画的风景装饰得更动人。
青秀山植物种类丰富,现已有植物品种6200多种,拥有国家级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232种。景区内专类园建设独树一帜,在充分利用原生态植物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专类园建设,先后提升完善了千年苏铁园、棕榈园、香花园、雨林大观、桃花园,近年来还新建了广西珍贵树种展示园、兰园等植物专类园。目前,青秀山的绿化覆盖率已达98%,堪称“城市绿肺”。
“海绵理念”渗透每个项目
根据南宁市委、市政府建设青秀山的总体规划目标,要通过实施“万亩森林、千亩水域”工程,打造森林植物群落和生态水景,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形成林相丰富、多物种、多层次、多水域的自然生态体系。
青秀山通过林相改造工程,种植林木7.6平方公里,涵养水源已初见成效。2009年,之前断流的状元泉已恢复长流;利用山谷低洼修缮整理形成75.9公顷的水面,年平均调蓄水量110万立方米,基本满足园区雨季绿化浇灌用水;利用山顶平缓区布置3×96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经绿地、植草沟、透水铺装渗滤后收集,用于绿化灌溉,每年可利用雨水1.1万吨……利用上述调蓄、收集两项措施,每年可节约水电费120万元。
在既有良好的雨水利用的基础上,青秀山的项目建设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完善各项规划,强化“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示范项目,着重实施湖体水质改善、水源涵养等生态工程建设。力争在3年试点期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标准四类水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90%,使青秀山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森林公园海绵城市建设的典范。
目前,景区在建项目有北门区工程、营造林工程,已列入未来建设计划的项目有东门区、南门区、樱花园、桂花园、藤本园、竹园、四季花园、肉质植物园、蜡烛湾水系等工程。青秀山管委会将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建设项目中,努力做好海绵城市示范点的建设工作。
城市风貌既要有国际范也要有本土味,风格特色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邕江是南宁城市“主动脉”,青秀山是南宁“绿肺”,将打造成为南宁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和地标,体现南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