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科教 >

汝州:全力打造百姓宜居“海绵城”

时间:2023-02-02 09:36:09 | 来源:搜狐网

汝州:全力打造百姓宜居“海绵城”

汝州:全力打造百姓宜居“海绵城”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不少汝州市民纷纷走出家门踏春赏青,尽情享受着美好春光。

汝州市煤山公园更是吸引了大批游玩的市民,让他们惊喜的是,煤山公园比以前漂亮多了,人行步道也更加健康环保了。原来,该公园“海绵化”改造工程于春节前完工,这块新打造的“海绵体”现已成为汝州市建设“海绵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缓步走进煤山公园,四处满目葱绿,新修建的草坪、绿地种上了马蹄金等可过滤渗透雨水的湿地植物,中间的步道也铺上了可渗透的鹅卵石,游人散步其间,孩子们嬉戏玩耍,好不热闹。

“经过这样的改造,能充分发挥绿地、道路等空间对雨水的吸收、渗蓄和缓释作用,即便出现暴雨天气,雨水也能很快地消解。现在公园就是一个“储水缸”,旱季供水雨季储水,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了公园作为城区“海绵体”的功能,有助于推进我市的“海绵城市”建设。随行的公园管理所杨伟所长介绍说。

煤山公园的海绵化改造措施,让周围小区居民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家住附近的市民李福来老人正在这里散步,他告诉笔者:“公园新铺了鹅卵石路面,现在下雨天,地面上不存小水坑了,沿着公园转一圈,鞋也不会湿,雨水下到地上,马上就渗下去,比以前好多了。”

煤山公园的建设,仅是汝州“海绵城市”建设的一瞥。3月3日上午,在汝州市区丹阳东路两侧人行道上,施工工人正在这里加班加点的铺设环保透水砖,从已铺好的路面可以看出,这种环保透水彩砖看上去更加平整、美观。“先打好路床铺上垫层,上面再加些砂浆,最后铺设环保透水砖,有助于雨水下渗和保湿……”一名工人和笔者攀谈起来。

“这种红黄相间颜色的透水砖可不能小看它,最大的好处是环保透水,实现雨水的滞留、下渗和净化,而且还能减轻集中降雨季节道路排水系统的负担。”汝州市节能站的徐勇利主任谈起铺设透水砖优点时高兴地说。

踏在刚刚铺好的透水砖上,不远便是贯穿汝州城区东西的汝河,在沿河南侧规划建设的生态湿地公园与周边建设的现代化楼群所构成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

据了解,汝河湿地公园就是作为“天然雨水调蓄池”,将周边区域的雨水进行收集与利用,同时在公园内通过设置生态修复设施对汝河和附近来水进行处理,净化后的水体一部分可营造怡人的湿地景观,另一部分排入河道。该项目不仅实现了雨水的综合利用与地表水环境的改善,也为广大老百姓营造了“水清、岸绿、河畅、气清”的临水宜居型家园。

“汝州要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要在发展和自然间寻找新平衡点。我们已经正在规划建设包括河、湖、绿地、公园、游园、可渗透路面等这样的‘海绵体’使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汝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绵城市建设,是国家战略,既有上级的明确要求,也顺应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去年以来,汝州市已在城市水环境、园林绿地、道路交通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今年,该市在城市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着重于内涵式建设,将海绵城市建设列入了政府工作重点,通过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在汝州市汝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基础设施规划、施工和竣工验收等环节都要突出相关要求。同时,还将创新海绵城市建设运营机制,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多渠道支持海绵城市建设,使雨水变弃为用,促进该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结合严重缺水的实际现状,汝州市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提出了让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通过一系列有效途径涵养水资源,推进新型城镇化。

该市合理利用现有河流等自然水体,实施城市水系保护和生态修复。通过开展北汝河、洗耳河、幸福渠治理,建设拦蓄设施,涵养了水资源,改善了城市河道生态环境。开工建设的滨河大道、向阳路东延、滨河公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全部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科学增加植草沟、溢流口,合理布局排水系统等。

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新建的雕塑公园、北环游园等,因地制宜,全部采用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方式,消纳了周边径流雨水。遵循适用性、综合性、经济性、长效性、安全性的技术原则,在启动的城市精品道路综合环境整治中,该市对朝阳路、风穴路、广成路、丹阳路、望嵩路等7条道路的绿化带和人行道的彩砖进行了透水铺装,提高了雨水的滞蓄与资源化利用能力。

如今,在汝州市区,我们能感到那蓄势待发的勃勃生机,似乎看到了今年乃至今后的绿色环保草长莺飞。十三五期间,汝州要大变样,改变的是整体发展形象,在这里,绿色规划打造城市生态环境,让广大居民推窗见景、出门进园,生活更加宜居宜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