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与旅游化的乡村生活
30多年来浙江乡村旅游取得了重大成就,产生了“湖州模式”、“乌镇模式”、“横店模式”等众多经典,去年又推出了约半数位于乡村区域的“特色小镇”的战略部署,成果不小,受到中央高度重视,为未来浙江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不断为我国乡村旅游贡献新的模式和经验,输入新的理念和路径。另一方面,浙江的乡村旅游也存在着民宿脱离生活精髓,理念和服务不到位,各地行政式一哄而起;乡村景观建设城市化倾向明显,顺应山水、因应乡土、错落有致的乡村性日益萎缩;市场倒逼型业态不少,主动创新型业态不足;过分强调乡村大项目带动,而对细节设计、乡土人才、经营管理、服务提升等方面重视不够。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乡村性日益萎缩,城市病不断蔓延的今天,未来浙江的乡村旅游要承担起乡村物质和精神空间存续的重任,同时要为城市生活空间的优化扩展、城市生活质量的品质提升进行探索,为此需要认真审视传统乡村生活价值,从旅游角度探索乡村生活的营造。
一、传统的乡村生活
乡村一般风景宜人,空气清新,较适合人群居住,人们基本依靠地力,主要从事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耕作,民风淳朴,形神有序、韵律舒缓。乡村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它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乡村是安详稳定、恬淡自足的象征,故乡是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回归乡里、落叶归根是人们的选择和期望。面对日益交融互动、效率速度优先的现代社会生活,传统的乡村生活在物质层面渐渐开始脱节,在安全、卫生、便捷、舒适等方面越来越难适应当下需要,由此引起乡村生活精神层面的松动、剥落、坍塌和瓦解,这些在局部地域已成大势,最近10年,90万个村落彻底消失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乡村环境和乡村生活以及乡村文化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似乎唯有坐以待毙。但是我们心中的乡愁寄托是乡村延续的最大重任,乡村生活价值仍存,需要与时俱进,寻找出路。
二、乡村生活的旅游化
乡村生活不会完全消亡,那是因为乡村文化中温暖人性柔化欲求的基因仍然强大,其对人性、人际、人居、人文和人天的思考值得我们借鉴,是我们当下生活急需的。
旅游化的乡村生活是全域旅游的乡村版,是有别于城市的一种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乡村生活旅游化的实践其实一直都在默默进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代,第一代是“农家乐”乡村旅游,第二代是以民俗村、古镇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第三代是乡村度假,第四代将是乡村生活,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终极追求的形态和阶段,这将是居住和旅游一体,生活和工作无间的生命状态。
旅游化的乡村生活,不是简单地回到以前,而是在扬弃基础上,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情感喜好、审美情趣,形成旅游休闲形态的乡村品质生活,可以吸引画家、艺术家、作家等文化人下乡采风创作,也可以吸引普通城市人来乡下小住月余。把乡村人和城市人的身心抓住,这样的乡村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最终实现居住空间舒适化,生活空间缤纷化,工作空间人性化,情感空间温馨化,换句话说就是家园、乐园、梦园和暖园。
三、旅游化乡村生活的思考
1.民宿热的“拨乱反正”
东方式民宿缘起日本和中国台湾,被大陆遇见后,民宿热在内地渐起,浙江更是热力中心点,德清莫干山的民宿实践贡献了中国民宿的“洋家乐”范本,其在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诸方面产生的综合效益让人惊叹,与其说是创意设计的力量,还不如说是乡村魅力的复兴与再现,其经验一度被奉为圭臬,民宿研究和实践在浙江大地遍地开花,厚望相寄,有些地方民宿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法宝,言必称民宿,这些催动着各级官员对民宿的追捧,一哄而上,出现了旧有民宿不管环境承载一味扩大规模,甚至完全建新房打造“民宿”的现象,这背离了民宿的本质——经营生活。
外在形式上,生活是一个包括吃住行工作情感的行为系统,在本质上是精神相对稳定、心灵有所安放和寄托的状态。首先,民宿的重点在“民”,不是广义的人,而是特指乡民,从乡村生活的角度塑造民宿是根本原则。笔者考察舟山嵊泗时发现偏远的渔村很有渔味,现有的建筑空间看似无序凌乱,实则就是渔民们生活过程中点点滴滴情感的累积,是当地渔村生活与劳作方式的外化体现,打造海岛民宿,这些必须保留并强化营造。基于此,浙江的大多数地区要避免民宿大跃进,应优化形式,充实内容,控制数量,讲究乡居内涵,小而精,杭州去年发布了民宿管理规范是很好的尝试。其次,民宿不仅仅是住宿,而是乡村生活体验的一个契机,需要做好民宿生存所依托的乡村生活性体验的打造,人们留下来不是为了宿而宿,是为了生活而宿。再次,民宿的打造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业主持续的对乡村生活的感悟和对民宿本质的校对,以此挖掘乡村生活的魅力和乐趣,不间断更新民宿的外在和内在。
2.乡村类特色小镇的乡音不改
特色小镇浙江发展的创举,是一种社会发展探索,也引发了对乡村旅游新的思考,为乡村旅游融入了新的内容,开辟了新的路径。浙江特色小镇的审批要求规定,旅游类特色小镇3年投资应达到30亿,这一定量的硬杆杆让很多具有主题性和发展前景的准特色小镇多了几分坎坷,尤其是位于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投资强度与生态性、乡村性多少会形成冲突,如此,特色小镇的产业、社区、旅游和文化四大功能将会大打折扣,势必会陷入产业园区的旧路,因此需要对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的标准做些改动。
乡村类特色小镇本质上应该也是一种“完整要素的生活化空间”,产业功能为乡村生活服务,如此,既有的大农业、传统手工业、创意的乡村文化产业都是增强乡村生活舒适性和吸引力、复兴乡村的有力支撑,而强调产业的投资强度与产出效率,某种意义上是乡村生活的阻力,那应是城市的责任。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乡村干部认为大农业不能成为特色小镇的支撑产业,这无疑是遗憾的,大农业的每一领域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中形成的种植技术、生产工具、劳作习俗、人际生态、祭祀民俗、景观美学等都是文化资源,都可以挖掘创意。比如欲打造“盆景小镇”的浙江某地,对盆景能否成为一个产业支撑心存疑虑,笔者认为,盆景是一种中国传统艺术,就该地而言还可以与佛禅相结合,盆景本身就是有禅意的,是小空间大境界,该地可以形成盆景商贸业、造型文创业、花木园艺业、禅景礼佛业以及要素服务业等构成的大盆景产业体系,另外,经过相对简单的培训,盆景艺匠可以直接成为创意设计者和管理运营者,更强化特色小镇的专业,减少成长的风险。
12下一页